民生視角看車市/左右觀車5月2日海南報道——
手上有足夠的現金儲備,小鵬汽車看上去很有底氣——手中有糧做事不慌。但是,是不是何小鵬說的“小鵬還有383億現金偹備”,現在則要打個大問號了。這個話題我們先按下不提。
何小鵬曾有過眾人皆知的認知,他認為,智能汽車的核心在于運營而不在制造。我們不妨先舉兩個例子以驗證這個“核心的說法”是否靠譜。
先以最近的一次為例。在今年上海車展,寶馬展臺因冰激凌事件鬧得沸沸揚揚,小鵬汽車借題發揮,在展臺現場免費發放冰激凌,可謂把何小鵬的“核心在運營”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。反觀這種策略,其實并沒有多少人感覺小鵬汽車有多慷慨,反而覺得小鵬是在耍小聰明,格局并不高。有網友還說,有“魄力”讓觀眾吃冰激凌,怎么就沒魄力跟特斯拉一樣,多讓些利給消費者呢?
時間往遠去說,小鵬曾因新車換代而罔顧老車主的利益,發生過老車主拉橫幅維權的事件。具體運營為,2019年,2020款小鵬G3新車上市(次年3月才交付新車,顯然這個時候急著宣布上市時間尚早了一點),而購買2019款小鵬G3時間不長的車主發現,2020款新車不僅續航比2019款的長,還增加了部分L 2.5級自動駕駛功能,更可氣的是,新款車型的價格還比老款的便宜。
如果按照何小鵬的認知“智能汽車的核心在于運營”去解讀這次維權事件,是完全不應該發生的,畢竟常人都能看出這當中的不合理,為何小鵬汽車就看不出來呢?理由只有一條,何小鵬提出的“核心在于運營”并未得到貫徹落實,如果真把運營當作核心,勢必會在問題發生前就會進行模擬推演,以論證將要作出的運營決策是否科學、合理。結果,我們看到的是大批老車主集體維權,小鵬最后也為此次草率的運營付出了代價。
之所以拿何小鵬的認知說事,是因為有人提出了另一種認知“智能汽車的核心在于有錢”。這兩種認知,哪一種更接近合理?歡迎吃瓜。
眾所周知,造智能純電汽車是很燒錢的,一些沒有實力卻走上了造車之路的新勢力,已有不少已經夢碎于造車的路上,他們倒下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,后續資金跟不上導致停工停產、破產重整等,而那些心懷夢想的投資人,本想著會賺多少,結果把投入的錢搭進去不說,留下的只有懺悔和無奈。
造車新勢力已經意識到有錢對于造車的重要性,而“智能汽車的核心在于有錢”的說法,還是被一些新勢力認可的,比如,小鵬、理想、蔚來等就有大量現金儲備。
何小鵬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說起,小鵬汽車有300多億的偹備金,言下之意是,小鵬并不懼怕市場上的風云變換,邏輯很簡單:我有錢呀。然而,有錢就真能把汽車生意經營好嗎?
據公開報道,自2018年至2022年,小鵬汽車累計虧損為218.25億元。其中,2022年創下91億元的虧損新高。這樣虧下去,小鵬汽車的儲備金還剩下了多少?
除此之外,小鵬汽車還稱,2023年小鵬有望超過2022年,繼續擴大虧損面積,形成一個超過338億元的天坑。如果按照小鵬的預測,今年虧損繼續加大,其儲備金恐怕真的所剩無幾。
在市場上,特斯拉既是純電智能汽車發展的風向標,也是市場上被競爭對手懟得最厲害的品牌。特斯拉的優勢是特別能賺錢,他的對手又是特別會虧損,于是特斯拉的策略就是通過降價達到多賣車打壓對手的目的,盡管犧牲了一些利潤,但是市場占有率提高了,特斯拉在這場博弈中還是賺得盆滿缽滿。
特斯拉的每次降價,可以說都會牽動小鵬的神經。首先,小鵬對標特斯拉特別緊,實際上又賣不過特斯拉,這一點可以從每年他們各自發布的銷量數據就可以看出來。如果特斯拉宣布降價,市場上對選擇特斯拉還是小鵬本就猶豫的潛在用戶,猶如吃下了定心丸,讓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特斯拉。
小鵬汽車不敢輕易降價,降價則虧損更大;而不降價,其銷量直接萎靡。小鵬汽車面臨的困難,并不是何小鵬所指的“核心在運營”,做好產品贏得口碑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,恐怕是小鵬此時面臨的最大任務。
寫在最后:
我們都說做頂層設計很重要,具體到人,當然是有豐富行業經驗的“老兵”擔綱頂層設計的任務是最安全最靠譜的。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進入汽車圈時,可謂是一新兵,而實際上,小鵬汽車的頂層設計很多來自何小鵬本人,顯然,憑他對行業的了解,自身的經驗,實戰化應戰,以及跨行如隔山的瑕疵,去為小鵬做頂層設計,都會顯得單薄了一些。除非他是馬斯克一樣的能人,才能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的偉大品牌。遺憾的是,小鵬對于特斯拉,前者還是個學徒,要學的地方太多了。
(本文圖片來自網絡,侵刪)??
原文標題 : 小鵬汽車的383億現金儲備,夠折騰幾時?| 車評